山坡上長著野茶,峭壁上開著山花,田野間種著瓜果,游客置身其中,或漫步小橋流水,或采摘果實蔬菜,親子游主題休閑樂園里歡聲笑語,拓展訓練戶外營里加油聲陣陣……金秋時節,樅陽縣白梅鄉巖前中心村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打卡”賞玩。近年來,巖前村積極盤活山場資源,將一座昔日的窮山村打造成了一座遠近聞名的旅游村和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
巖前村屬偏遠山區,交通條件差。2014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96戶、人口662人。村民們的收入大多依靠外出務工,很多因病、因殘、自身發展動力不足的貧困戶基本上依賴于政府救助,村集體經濟也十分薄弱。
“我們村坐落在美麗的白云崖山腳下,村里山場、林業資源豐富,但交通不便,很少有游人問津,一度是有地沒人種,有林沒人用,產業也發展不起來!2019年當選為巖前村黨總支書記的胡德祥介紹說,為了改變“窮山村”的發展現狀,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一起理思路,謀出路,認為村里可以依托山場資源,發揮生態優勢,走“綠色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路子,從而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交通不便,那就打通阻點,搞好基礎設施建設。為此,該村利用建設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的契機,積極進行村級道路和公共設施建設!笆濉逼陂g,巖前村共修建道路18條、累計7.8公里,實現了組組通、戶戶通,建成兩個大型停車場、兩座公共廁所,安裝路燈120盞,并興建了村級文化廣場。
沒有產業,那就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種植和休閑旅游業!拔覀円贿叞艳r戶的自留山地流轉過來,對外發包,一邊加大招引,吸引村里在外的經營能人回鄉創業,大力發展旅游觀光農業!焙孪榻榻B說,2019年實施當年,村里就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使得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6.7萬元。隨后,該村還將村里數千畝的茶場、山場對外拍租,發展高山野茶,村集體經濟迅速壯大,今年有望突破96萬元。與此同時,該村還依托當地優越的生態環境,嘗試建起了28畝優質飲用菊花種植基地。一套組合拳下來,巖前村早已擺脫了窮困的帽子,華麗轉身為經濟強村。
現如今,巖前村在幫扶單位工商銀行樅陽縣支行的大力支持下,不僅建起了野生茶采摘體驗園、果園采摘基地,還建起了休閑樂園、拓展訓練營,民宿客棧、農家樂等一些休閑配套設施也一應俱全,旅游產業日益興旺,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村民也過上了富足幸福的生活。每當夜幕降臨,村文化廣場上便熱鬧非凡,忙完一天農活的村民們便紛紛來到這里健身聊天,其樂融融。
“脫貧攻堅改變了我們這個窮山窩的發展基礎和發展格局,鄉村振興給我們指引了奮斗目標,堅定了我們的發展信心!焙孪楸硎菊f,該村將繼續依托村莊的優勢資源,堅定地走綠色生態發展道路,讓產業更興旺,村莊更美麗,村民更富足。
(作者:方盼亮方千徐連祥)
稿件來源:
外媒看樅陽
|
編輯:
吳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