樅陽在線消息 縣司法局牢記為民初心,不斷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積極主動承辦法律援助案件。截止10月底,全縣已受理法律援助案件726件,完成率100.8%,提前超額完成了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年度任務。
一是拓展服務延長線。進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門檻,將低收入人群、殘疾人、軍人軍屬等特殊人群納入法律援助受援人群范圍,免于經濟困難審查。依托全縣214個村(居)法律援助工作室,把法律援助政策和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方便群眾就近就地申請。同時全面推行法律援助申請“線上辦”,打破地域限制,對殘疾人、危重病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等群體提供上門法律援助服務。
二是建立高效服務網。建立城區“半小時”、農村“一小時”法律援助工作圈,在縣鄉(鎮)村三級法律援助工作網絡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公共法律服務大廳、熱線電話、網絡平臺及派駐值班律師等便民方式構建法律援助為民服務網。 實行“3+X”服務供給模式,將法律援助、人民調解、法律咨詢作為公共法律服務三個基本項,根據需要和條件引入涉及律師、公證、基層法律服務、專業調解、社區矯正、安置幫教、監所遠程視頻探視等方面的X個拓展服務事項,細化服務內容,為群眾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務。
三是擴大宣傳覆蓋面。抓住“農民工返鄉”、“三八婦女節”、“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縣法律援助中心、鄉鎮司法所、律師事務所深入建筑工地、企業、社區、敬老院等地開展法律講座,發放法律援助明白卡、各類人群維權手冊。同時,利用“樅陽司法行政”、“樅陽縣法律援助”微信公眾號及微信群等,持續開展政策宣傳,提高法律援助知曉率。(余霞)
稿件來源:
樅陽在線
|
編輯: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