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潤忠
(一)玉洞長春
墮地堅云成石屋,乾坤斗轉洞藏春。
霜楓搖曳青枝葉,山雪紛飛綠草茵。
雖見沙彌添鶴發,但看我佛更精神。
緣來恨晚丹溶蝕,未與裴仙結比鄰。
(二)石屋勝境
殿宇三重南北走,信徒萬眾接東瀛。
木魚聲醒夢中客,金佛靈通世外情。
清供開山功德譽,裴仙居此道緣成。
蓋因小九華峰秀,地藏身臨落錫聲。
(三)白驢化米 竹林疏影沐斜暉,眾鳥啼聲動翠微。 古剎鳴鐘迎俗客,白驢化米出山扉。 晨朝紅日騰云去,暮負青囊了愿歸。 得道成仙還禮重,詣門百戶跨驢飛。 (四)黑虎巡山 清輝和露曉風寒,欲近山門頓失歡。 駐足凝眉睜眼辨,飛云捋獸坐崖看。 翠開日照嵐煙散,愁斂心平魄自安。 鬼斧石雕文虎踞,孫郎若見亦丟冠。 (五)石鼓轟雷 何來鼙鼓置云巔,盤點教坊些許年。 非是霸王丟此地,本因玉帝鎮山川。 輕擂八皖妖魔遁,重擊九州湖海填。 如寵當初槌舉起,方知由檢命歸天。 注:由檢,即朱由檢,明末崇禎皇帝。 (六)金雞啼月 危崖峭立斧修光,貼壁移身看畫廊。 浩蕩江帆牽白練,氤氳山嶺醉紅妝。 天音復振金雞唱,仙洞中空珠寶藏。 倘若貪心知紀極,我親羅漢讀云章。 (七)丹池日暖 裴仙亦道亦禪家,遠至青山小九華, 行善誦經身拜佛,生爐施法火炊砂。 丹池日暖今猶在,藥鼎云深早失查。 幸甚甘泉騰紫氣,松濤竹海裊青霞。 (八)石柱仙題 春秋冬夏守山門,過往云煙萬古存。 看破香塵居澗壑,不遺神力舉乾坤。 仙題任重憑弘毅,玉柱功深受至尊。 成就書廬心致遠,等來如寵化渾侖。 (九)相國詩篇 相國書廬鎮寶山,鴻題鐫刻石崖間。 與他后代前朝認,勵我前賢后哲攀。 縱使蒼苔遮望眼,依然聲韻煥芳顏。 堅云今遇融昌世,古寺禪棲夢亦圓。 (十)仙人棋局 仙人博弈半山腰,黑白無常對絕招。 虛鎮桑田滄海變,實尖天際白云飄。 無人接手扳危局,壘石成堆至本朝。 真達虔心來一著,奈何時不待他料。 (十一)菩薩印掌 石屋流光紫氣升,南巡地藏足先登。 無心印烙通靈掌,有意依棲隱梵僧。 再駕白云朝九子,特留翠壑蓄三乘。 勉成如寵西頑志,近得君王作股肱。 (十二)獅子臥云 峰承云表臥雄獅,俯瞰群巒亙八陲。 賽水澄波浮白閣,田園曬谷掩黃陂。 摩霄文采當衾毯,入夜星光作玉墀。 豈舍青山奔月去,禪棲石屋世稱奇。 (十三)青鳥頻來 雄獅回首乾坤靜,澄澈龍泉育雋豪。 棲竹鳳凰鳴梵宇,藏春石屋沐云膏。 山僧萬世循王度,神佛千尊佑我曹。 不料聲名王母曉,頻來青鳥送仙桃。 (十四)白云遙接 白云朵朵抵蒼穹,專等神仙往梵宮。 昨接何香探族裔,今迎羅漢賞樅桐。 陰晴不絕江湖客,風雨欣逢海嶠翁。 日日青山如是過,還須與岳去爭雄? (十五)鳳棲修竹 庭園修竹鳳凰棲,不是仙居豈合宜。 千古青山留德譽,萬年石屋授經詩。 松濤風鼓鸞挑闥,夢雨云飄鶴進卮。 佛殿梵音升雅樂,引來百鳥面坤儀。 (十六)龍隱靈泉 千秋鱗甲隱靈泉,不慕汪洋不慕天。 因愛梵音依佛地,蟄藏竹徑結塵緣。 晨聽轉讀山僧侶,夜臥思齊世圣賢。 久旱心焦終破石,濟民于火勝棲禪。 注:據說1958年秋旱四月有余,秋禾干枯,百姓吃水困難,真達大師終在竹園腳下親手掘得此泉。有詩贊道:“龍隱千古石不開,大師真達破塵埃。從茲佛地無干旱,一眼清泉立井臺。”自此“龍隱靈泉”成為青山十六景中之一景。
稿件來源:
樅陽在線
|
編輯:
蔣驍飛
|